當地時間2024年5月16日,英國皇家學會(hui) 公布了新當選的院士名單。多名華人入選英國皇家學會(hui) ,其中有牛津大學路德維希癌症研究所教授施揚與(yu) 倫(lun) 敦帝國理工學院教授張曉東(dong) 教授當選院士,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(wei) 當選外籍院士,北大博雅產(chan) 學研訓高級智庫專(zhuan) 家、元培工匠專(zhuan) 家客座教授張愛林當選英國皇家醫學會(hui) 院士,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放射治療醫學部副主任楊道科。
英國皇家醫學會(hui) (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)於(yu) 1805年成立,是英國古老的醫學組織之一。該會(hui) 致力於(yu) 提供高質量的醫學教育、培訓和繼續教育,促進醫學研究和創新,並為(wei) 醫學專(zhuan) 業(ye) 人士提供交流和合作的平台,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醫療專(zhuan) 業(ye) 人士,包括醫生、研究人員和教育工作者,在醫學和衛生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和聲譽。
每年,英國皇家學會(hui) 都會(hui) 根據在“在自然知識的提高方麵,包括數學、工程科學和醫學科學方麵做出的重大貢獻”進行選舉(ju) 外籍院士。
入選華人學者簡介:
施揚,表觀遺傳(chuan) 學家,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,美國科學與(yu) 藝術學院院士,哈佛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,牛津大學路德維希癌症研究所教授。1982年,施揚教授在上海第一醫學院獲得學士學位;1987年獲得紐約大學醫學院分子生物學專(zhuan) 業(ye) 博士學位;此後在普林斯頓大學從(cong) 事博士後研究;1991年受聘於(yu) 哈佛大學醫學院;2004年晉升為(wei) 哈佛大學終身正教授;2016年當選美國藝術與(yu) 科學院院士;2020年加入牛津大學路德維希癌症研究所;2022年當選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:2024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。
張曉東(dong) ,1997年加入英國帝國癌症研究基金會(hui) ,擔任博士後研究員。2001年,她成為(wei) 倫(lun) 敦帝國理工學院講師,2008年成為(wei) 大分子結構與(yu) 功能學教授。2011年至2014年間,她擔任帝國理工學院結構生物學中心主任。2014年,她開始在倫(lun) 敦帝國理工學院醫學院幫助建立結構生物學科,該科促進並整合倫(lun) 敦帝國理學院的結構生物學和醫學研究。她目前擔任倫(lun) 敦高分辨率冷凍電鏡聯合會(hui) (LonCEM)管理委員會(hui) 主席。她是英國皇家學會(hui) 沃爾夫森研究功績獎的獲得者和威康信托基金會(hui) 的研究員。她是英國皇家生物學學會(hui) (FRSB)(2011年)和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(EMBO)(2016年)的當選院士。
潘建偉(wei) ,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實驗物理專(zhuan) 業(ye) 畢業(ye) ,研究生學曆,理學博士學位,教授。現任全國政協委員、安徽省政協常委,九三學社第十五屆中央副主席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,中國科協副主席、歐美同學會(hui) 副會(hui) 長,中國科學院院士、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。
張愛林,美國環球商學院可持續發展管理碩士、香港一帶一路研究院終身教授、北大博雅產(chan) 學研高級智庫專(zhuan) 家、元培工匠專(zhuan) 家穀客座教授,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(chan) 針灸(蘄春艾灸療法)代表性傳(chuan) 人,代表作:《灸除常見病——穴位貼敷灸療》、《新零售3.0》、《尋茶問道:從(cong) 愛茶到懂茶》、《社交電商新零售》
楊道科,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放射治療醫學部副主任、國內(nei) 外近代腫瘤熱療專(zhuan) 業(ye) 主要創始與(yu) 發起人,曾任中國醫師協會(hui) 放射腫瘤治療醫師分會(hui) 首任會(hui) 長、中國抗癌協會(hui) 熱療專(zhuan) 委會(hui) 主任委員、中華預防醫學會(hui) 腫瘤預防與(yu) 控製專(zhuan) 委會(hui) 副主委、國際臨(lin) 床腫瘤學會(hui) 副主席等。是河南省十三屆政協委員、鄭州市十四、十五屆政協委員、九三學社鄭州大學委員會(hui) 副主委。
[免責聲明] 本文轉載於(yu) 網絡,觀點與(yu) 本站無關(guan) 。本站不對所包含內(nei) 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請讀者僅(jin) 作參考,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
文章內(nei) 容侵權、投訴舉(ju) 報投訴郵箱:Jubao_Times@163.com